身患癌症的彭加木,为了祖国更加强大、为了14亿人民吃饱肚子、为了科研事业,三进“死亡之海”罗布泊
正是这张照片,让彭加木敏锐地感觉到罗布泊里一定有钾盐。钾盐是一种重要的战略物资,是我国的大宗稀缺矿种之一,依靠它可以制造钾肥,可以让粮食增产。当时全国的粮食产量受到钾肥的极大制约,造成产量极度短缺,而98%的钾肥却依赖进口,如此受制于人的危险局面必须改变。
而专攻农业化学的彭加木。为了祖国摆脱这种受制于人的局面,为了查找罗布泊的自然资源,彭加木不顾自己患有疾病的身子,而是毅然选择了三进,有百慕大之称,自然环境异常艰苦的“死亡之海”--罗布泊。
先后两次进入罗布泊
1964年3月和1979年11月,彭加木先后两次进入罗布泊。通过这两次的考察,他发现罗布泊有大量的重要自然资源,而且都是关乎国家命运的稀缺矿藏。比如:制造核武器,必不可少的重水资源,增加粮食产值的钾肥提炼源钾盐。
彭加木通过进入罗布泊,还纠正了外国人对这片沙漠的错误说法,从而夺回了中国在国际上对罗布泊的话语权。
第三次进罗布泊
1980年5月,55岁的彭加木任队长,率领一行包括化学家、地质学家、动植物学家,一行10人的科研队伍,驾驶三辆越野车,第三次进入罗布泊,可就在这次彭加木却神秘失踪了,再也没有回来,成了新中国建国以来,最大的悬案。
这一次科研考察设计的路线是:横穿罗布泊,南下到米兰后再返回乌鲁木齐,计划时间是两个月。可时间才到6月5日,他们就已经顺利完成了整个科考任务,且首次横穿了罗布泊无人区,并带回了矿石、土壤、和植物标本。
就在科考队准备返回乌鲁木齐时,队长彭加木提出重返罗布泊!这引起了科考队其他成员等严重疑惑和不满,可彭加木说出了重返罗布泊的原因,原来是因为提前一个月完成了此次的任务,彭加木想重新开发一条新的路线,好为以后的工作做好准备。
再次进入罗布泊到路线,全程900公里,比之前结束的路程距离多出1倍,于是考察队里大多数队员都持反对意见,最终争论了五天五夜后,胳膊还是没有拧过大腿,最后还是按照彭加木的意思朝着罗布泊进发了。
6月11日重返罗布泊,就在前往库木库杜克不到一半的路程,意外出现了,由于种种原因导致,科考队所有的必需品包括:燃油、淡水等就已经消耗了一半,再要前行就是冒险了,这些物品不能坚持回到乌鲁木齐。可是大家还是遵从了队长彭加木的的建议,继续前行到之前预测有水井的区域。
可是等大家到达目的地后,并没有出现水井,而此时科考队剩下的淡水,已经由于长期在车里摇晃变得浑浊不堪,产生大量细菌,即使是这样的淡水也只够维持队员们一天的用量了,眼看科考队就要进入缺水的危险境地了,可为了给部队节约7000元的直升机送水费用,彭加木硬是决定,独自一人舍身犯险的进入,到处是风眼,到处是危险的沙漠深处去找水,来解决目前的缺水危机。
6月17日中午,大家发现一张写着:“我去东边找水,彭,10:35.”字迹的纸条,而彭加木早已不见了踪影,科考队的队员们都担心急了,只能默默在心中为队长祈祷平安。可两个小时过去了,彭加木还是没有回来,队员们感觉不对头了,因为在环境恶劣的沙漠,特别容易迷失方向所以独自行动是极其危险的。
但是他们只是找到了,彭加木曾经留下的一排脚印,一直到天黑也没找到队长的踪迹。18日,解放军派直升机送来了水,队员们拿到水后,再一次踏上找寻队长的征程,这一次他们在昨天发现脚印的地方又发现了彭加木返回这里的痕迹,种种迹象表明彭加木迷路了,曾经在这徘徊过,找不到回营地的方向了,但最终彭加木还是选择了错误的方向,越走离营地越远,这一错就是永远,那消失在茫茫大漠的彭加木就再也没有回来过。
彭加木失踪后,国家曾经出动大队人马,先后四次在罗布胡地区,进行地毯式的大肆搜寻,但是就压根没有彭加木的踪影,就这样彭加木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的凭空消失了。
各种关于彭加木失踪的版本
由于科学家彭加木离奇失踪后,生不见人、死不见尸,所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莫大关注,一时间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失踪版本,让这起失踪案更是扑朔迷离,增添了神秘色彩。
第一种、神秘的双鱼玉佩传说
流传着一种说法就是,彭加木携带着双鱼玉佩,穿越到古代成了西汉枭雄。其实这种说法纯属无稽之谈,本来“穿越”之说就不可信,更何况那双鱼玉佩是辽国公主墓中出土的文物,出土的时间也在彭加木失踪之后,彭加木怎么可能拿着尚未出土的双鱼玉佩呢?时间上压根对不上。
第二种、携机密文件叛逃
有传言说彭加木是携带重要机密,叛逃了。这更是个荒诞无稽、不负责任的说法。彭加木不顾自己患绝症的身体,是一位非常无私的科学家。
他的心里始终牢记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次主动请缨三进环境最艰苦的罗布泊,为的就是拿回国家对罗布泊的话语权;为了给国家找出重要的自然资源,以解决中国14亿人的吃饭问题,再也不受制于人;为了给国家节约几千元钱,拒绝部队用直升机送水而是自己挺身犯险去寻找水源,这样一个忠于国家、热爱祖国的人怎么可能会叛逃?
第三种、遭遇意外、被队友谋杀
甚至还有人认为在行进的过程中,彭加木与同行的同事发生矛盾,被同事谋杀了。这种揣测和说法更是极端的不靠谱,同是心怀一颗赤诚的爱国心的科考队员,同样是心怀祖国的革命工作者,而且彭加木在前往罗布泊考察时,总是不顾个人危险,把最艰难、最危险的任务留给自己,试问同行的生死与共的战友们,又怎么会为了个人的一时得失而痛下杀手呢?何况尸体哪去了呢?所以说这种说法是极不负责任,没有一点可信度的。
彭加木虽然失踪了,可对国家对人民作出的贡献是不可估量的
1964年到1980年期间,彭加木不顾自己身体,前后15次来到新疆进行科学考察,三次进入环境艰苦、恶劣的罗布泊进行勘探,为发展中国植物病毒的研究做了不可忽视的成绩;他带队考察罗布泊,穿越盐壳地带,由北向南横穿罗布泊干涸湖盆,第一次揭开了罗布泊神秘的面纱,也是第一次打开了罗布泊神秘的大门。
后人立碑缅怀英雄,永远铭记烈士彭加木
彭加木失踪至今40多年,仍然是个悬案,没人能给出正确的答案,但是大部分人都觉得这个心系祖国人民的优秀科学家,应该是牺牲在罗布泊那茫茫大漠里了。
1982年上海市人民政府追认彭加木为革命烈士。后人为了纪念彭加木为祖国自然资源上的贡献,也只能在罗布泊上立了一块碑牌,以此让世人永远铭记科学家彭加木罗布泊探寻上作出的杰出贡献。
彭加木虽然消失在茫茫沙漠,不见踪影,但他对科学严谨的科研态度,为科研事业可贵的献身精神,都激励着广大知识分子和全国人民在建设新中国的道路上不断奋勇前进!向为祖国科研事业献身的革命烈士彭加木,致以最崇高的敬意!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