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的原型来自哪里?胡适:源于印度。他说:必须源于中国。

孙悟空的原型来自哪里?胡适:源于印度。他说:必须源于中国。

孙悟空这形象在中国可谓是家喻户晓了,在人们的心中,孙悟空是一个正义的形象,是一个英雄的形象。为了报答师父唐三藏的救命之恩,他不辞辛劳千里迢迢地保护唐僧到西天拜佛求经。同时,孙悟空又是一个诙谐幽默的人物,他跟各路神仙、猪八戒及许多妖怪之间的各种幽默言行,为取经生活增添了无数的乐趣。

那么,孙悟空这个形象是《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凭空创造的吗?如果你真这么认为的话那你就大错特错了。关于孙悟空的人物形象来源,早在近现代时期一些学者就曾对此做过研究。

胡适认为:孙悟空的人物原型是来自印度。

早在1923年之时,著名的学者胡适先生就曾对我国古典名著《西游记》中的孙悟空这一人物形象进行过考证,他认为孙悟空的形象是来源于印度的史诗《罗摩衍那》中的神猴哈奴曼。

在史诗《罗摩衍那》中,哈奴曼有四张脸和八只手,又曾经解救过阿逾陀国王子罗摩的妻子悉多,和罗刹恶魔罗波那展开大战。而且,哈奴曼还会腾云驾雾,又机智勇敢,曾经火烧楞伽宫,盗仙草。哈奴曼这个人物所拥有的神奇的能力和孙悟空很相似,而且一些情节又极其相似。所以,胡适先生据此认为孙悟空的形象来源于印度。

展开全文

鲁迅认为:针对胡适的结论,鲁迅先生当即反对,并认为孙悟空这个人物形象是出自中国神话中的形象无支祁(又作无支奇)。

胡适先生的孙悟空的形象是出于印度这个论调一出来,鲁迅先生就加以否定。鲁迅在《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中认为孙悟空的人物原型是中国神话中的无支祁。

无支祁,《山海经》中记载:“水兽好为害,禹锁于军山之下,其名曰无支奇”、“其形若猿猴,金目雪牙,轻利倏忽”。这些记载大致了解了无支奇是大禹时期的一个妖怪,长得像猿猴,喜欢兴风作浪,危害世间,大禹于是降服他并把他锁在军山下面。这个形象和《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也十分相似。

当然,当时另外一位著名的大学者陈寅恪也曾对孙悟空这一人物形象展开过考证。他认为孙悟空的形象是出自印度佛经典籍中的舍利弗,舍利弗这个形象在《贤愚经》中有相关的记载。

当然,站在我们一般读者的立场来看,孙悟空这个形象是出自中国也好,出自印度也罢,能够让孙悟空这个形象走进所有中国人的心中才是最重要的,更何况,文化是没有国际的。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